对国产手机来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自研是降低对几家头部供应链依赖的唯一出路,也看到华为在自研方面做出成绩后,已经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但说说容易,做起来可是要面临一大堆难以回避的问题,其中最难做
撰文/ 李跃 出品/ 五星汽车 蛇年开年以来,车企发起的全民智驾普及之战,继续升温! 据雷锋网消息,长城汽车目前正在美国筹划建立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据知情人透露,该研发中心将设立在美国硅谷,向现任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汇报
市场从不同情迟到者。 十年前,苹果启动“泰坦计划”,试图打造一款颠覆行业的全自动驾驶汽车。然而,十年间团队内讧、路线摇摆、高管出走苹果造车一度成为科技圈“最漫长的失败叙事”,百亿美元也彻底打了水漂
芝能智芯出品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加速,汽车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电子电气架构(E/E架构)变革,区域控制器(ZCU)作为智能车控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正逐步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芯驰科技E3系列芯片,特
而汽车芯片安全加密是实现智能汽车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科技进步,汽车智能化发展成为趋势,车规级芯片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智能汽车依靠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实现汽车控制,若受到攻击会导致严重安全问题
芝能智芯出品 汽车行业从机械硬件主导的“铁盒子”转向软件定义的计算平台。 ●转型的核心在于重构汽车电子架构:打破传统分布式ECU的桎梏,转向集中式区域架构,并通过“软件先行、硬件适配”的模式加速创新
在国内媒体前不久爆出,英伟达下一代的AI旗舰芯片Thor大概率会跳票后,英伟达在近日的CES上,公布了Thor的更多细节。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Thor芯片目前已全面投入生产,其计算能力是上一代汽车硬件的 20 倍
北京时间12月18日,美股上市的禾赛(HSAI.NASDAQ)大涨36%,港股上市的速腾聚创(大涨18%。 原因是在X(前推特)上的一个小推文,一个名为“AIphaSen
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功能下沉成为行业“主旋律”。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同时扩大对高端半导体设备及芯片的出口管制,随后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相关行业将不得不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作者 Will 编辑 德新 在过去的两个月内,地平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智驾科技公司先后上市,目前市值分别达到559.69亿港币、47.68亿美元和50.58亿美元(截止12月2日)
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小小的芯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的重视。几乎所有的硬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优秀的芯片支撑。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向纵深演进,整车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车载芯片战略和供应模式。 近几年来,从供应紧缺到企业蜂拥布局,汽车芯片已然成为热门赛道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已然成为各车企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在众多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者中,特斯拉(Tesla)凭借FSD(Full Self-Driving)系统,占据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作者肖恩编辑德新在8月小鹏MONA M03的发布会上,何小鹏宣布自研的图灵芯片流片成功,这使其成为 继蔚来之后第二家正式公布自研智驾芯片的主机厂
作者杨 璐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车企新一轮较量的落脚点,来到智能驾驶领域
AI浪潮下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迅速崛起,因此受益的自动驾驶企业数不胜数,前不久的萝卜快跑等就收获了一波结结实实的量价齐飞,股价也迎来新一轮的涨潮。原本应该是倍受市场期待、资本青睐的
/// 成功登陆港股后,黑芝麻智能如何打好下一战。 作者:鹿白 编辑:肖莹 8月8日,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逐梦遇上股市低潮,黑芝麻上市当日惨遭滑铁卢。 8月8日,号称“国产智能汽车驾驶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令人意外的是上市当日即破发,股价从发行价的28港元一路下跌,最终收市股价仅剩20.45港元,跌幅高达26.96%
第一股不好当 ” 作者|王磊 刘雅杰 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来了。 8月8日,黑芝麻智能正式敲钟,港股市场也迎来一个极为稀缺的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投资标的。 发售价每股28港元,发行3700万股,集资近10.36亿港元,集资净额9.51亿港元
“国产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今日(8月8日)在港股正式开盘。最终发售价格报28港元/股,贴着当初28-30.3港元发售价范围的门槛。总共发售3700万股,其中国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虽卷但依旧保持了增长态势。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突破400万辆大关,达到411.1万辆,爱游戏app平台同比增长33.1%,其中吉利汽车、赛力斯汽车和奇瑞汽车同比增长更是超过100%
汽车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也是底层技术的竞争,最终都会是芯片的竞争。 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数码科技行业,当行业的竞争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参与其中的玩家们就会谋求在供应链上获得更强的掌控力,尤其是“制高点”需要被自己牢牢掌控
AI大模型,即将覆盖我们的出行生活。 在此前的文章《AI大模型兵临车圈城下:智驾芯片堆算力,座舱芯片寻出路》中我们详细探讨了AI大模型席卷车圈的情况下芯片厂商的应对办法,而本篇文章则从应用落地的视角入手,探讨不同厂商针对AI大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芯”原创——NO.47一场血战?文 I 王艺可报道 I 芯潮 ICID I xinchaoIC图片来源 | Unsplash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Horizon Robotics地平线(下称“地平线”)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过程,其实就是生态竞争的过程。 生态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是由软件、硬件、供应链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时代下,生态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
两年多时间,中国的汽车芯片打破许多空白,实现了规模量产,随着国产汽车芯片的规模上市,如今汽车芯片价格大跌,可谓白菜价,随着中国汽车芯片的激烈竞争,美国的汽车芯片被迫大降价。 以汽
一年一度的CES又来了! 美国当地时间1月9日,2024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如期举行。 作为全球最盛大的科技盛会,全球多个行业的顶尖企业都会参加CES。今年,展商们已经不约而同将主题放在了AI上
如果大家关注国产手机行业,一定会听到很网友吐槽国产机,说装什么装,就是组装机。为何会这样说呢?因为绝大多数的手机厂商,其实都是组装手机,芯片是高通、联发科的、系统是安卓AOSP修改的,存储是三星等厂商的,屏幕也是三星、LG、京东方等的
“轮子上的数据中心”现在,越来越多人用这句话来形容新能源汽车。 而芯片作为处理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的大脑,其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
?文章来源:智车引擎 “我们的产品想要更好的上车应用,要解决性价比的问题。” 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原诚寅这样说道
麒麟上车比亚迪,华为车载芯片持续拓张 据汽车之家,有国内媒体从多位接近华为消费者BG和高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麒麟芯片正独立探索在汽车数字座舱领域的应用落地,首款产品是麒麟710A,目前已经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
日前消息指上海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已实现14纳米工艺量产,这是国内第二家芯片制造企业量产14纳米工艺,代表着国产芯片又多了一个新选择,为国产芯片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上海这家芯片制造
前言: 严苛的成本控制与激烈价格战下,智驾软件算法公司的护城河并不高深。 但如果自研芯片硬件,情况也许会大不相同。 一方面,获得更独家定制的芯片硬件,将加速软件算法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从营收层面来看,算法公司也不必深陷价格战泥潭,有更广阔的造血来源
文/陈根 当地时间 7 月 14 日,马斯克与新成立的 xAI 团队在“推特空间”举行会议。马斯克在 xAI 会议上表示,特斯拉正自研芯片,但绝不会叫做 GPU,或用 100s、H100s 等来描述它
内燃机进气空气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量参数,因为汽油机空燃比的调节的方式是采用调整与进气量相匹配的喷油量,所以现在电控汽油机喷射系统能否准确的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正确的将空燃比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尾气排放等性能指标
被迫“停产”的自游家,迎来转机。此前,牛创汽车联手大乘汽车共同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自游家,但后续因大乘的造车资质问题被其狠狠的“坑了一把”,在2022年底不得不宣布造车项目暂停。不过,离造车就差临门一脚,自游家创始人李一男自然不甘心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千寻/作者 汀鹭 西洲/风控2022年7月,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丰茂”)实控人之兄蒋亨雷控制的浙江峻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峻和科技”),在上交所主板递交了招股书,但短短一个月后,便撤回了上市申请
近日,国内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与全球领先的微处理器调试开发工具厂商劳特巴赫(Lauterbach)共同宣布:TRACE32调试工具已全面支持芯驰科技全系列车规芯片, 共同助力客户项目高效研发。芯
自游家汽车估计很少人听过,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这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但一提到李一男,相信大家并不会陌生,这个曾经被冠上“天才少年”、“任正非接班人”标签的人,名气确实不小。而自游家汽车就是继小牛电动后李一男的又一次创业,且在前两天发布了旗下首款车型—自游家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