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记者从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动保”)获悉,我国首个血管芯片国家标准编制工作20243745—T—469《血管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日前在汉启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标准空白。
类器官芯片项目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通过拟人化的组织芯片构建体系,于体外构建了功能更强、通量更大、成本更低的一系列人体“类器官芯片”,包括体外个性化肿瘤克隆、体外构建跳动的“心脏”、血液奔涌的“血管”、具有毛发再生功能的“皮肤”、可修复运动功能的“神经”等。这些类器官芯片产品不仅能在体外有效实现人体器官个性化的体外再生,还能很大程度上保留原始器官的组织学、爱游戏app下载功能学、病理学以及遗传学特征,成为新药或疫苗研发的“加速器”。
近年来,国药动保在类器官、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精准医疗技术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据该公司李岩副研究员介绍,血管芯片就像“血管小替身”,在医疗、制药、食品安全及毒理检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比如,爱游戏app下载试验新药是否安全,降压药会不会让血管变脆;模拟糖尿病血管老化,快速试出修复方法;研究癌细胞怎样钻过血管“逃跑”,进而找到拦截办法;观察免疫细胞在血管里“巡逻”,辅助疫苗设计;测试新型支架材料能否防血栓;给实验室培养的器官“接上”血管,解决营养输送难题;等等。“总之,它让血管研究像一场实景演练,快狠准!”李岩说。
作为我国首个血管芯片国家标准,《血管芯片通用技术要求》将涵盖血管芯片的术语定义、外观、爱游戏app下载组件性能及生物性能、构型与尺寸的技术要求,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研究员负责牵头起草,国药动保总经理孙文副研究员、李岩副研究员、武汉轻工大学柳鑫教授分别作为第二,第三、第四起草人,共同参与编制工作。该国家标准的编制是我国类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的重要进展,有助于打通类器官芯片“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监管落地”的协同路径,对未来类器官芯片产业化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姚江影)